哈医大四院眼科王峰教授团队采用穿透性Schlemm's 管成型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哈医大四院眼科王峰教授团队采用

 

穿透性Schlemm's 管成型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月4日电(王海娇) 近日,哈医大四院眼科王峰教授团队采用穿透性Schlemm's 管成型术成功治疗了一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

 

  据悉,76岁王先生,患有双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近几年来一直行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控制不佳,半年前开始双眼视力逐渐下降左眼明显,偶有眼胀眼痛,赴哈医大四院眼科门诊就诊,左眼眼压26mmHg,视力0.2,双全周房角开放,视野缺损。

 

  王峰主任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后,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行术前评估,制定治疗方案。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为患者行左眼穿透性Schlemm's 管成型术。

 

  术前局部药物降低眼压,王峰教授多方考虑之后采用穿透性Schlemm's 管成型术(PCP)。该手术从外路打开 Schlemm's 管并通过切除局部小梁网(或深层角巩膜缘组织)和周边虹膜实现不依赖于房角开放状态的前房与 Schlemm's 管直接沟通的青光眼手术。术后患者眼压成功降至12mmHg,患者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目前已出院。

 

  王峰教授介绍,穿透性Schlemm's管扩张术适用于各种类型青光眼,原则上可不受房角形态制约,也不受角膜混浊的影响,近年来,不依赖滤过泡的青光眼内引流手术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为青光眼治疗提出了新方案,对多种青光眼类型中均取得较好效果,且未见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该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观察视力提升,眼压恢复正常保持稳定。

 

  王峰教授介绍,该患者患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此类青光眼眼压升高时房角呈开放状态,导致视力下降、视野损害和视神经萎缩。多见于中年人以上,青年人亦可发生,常为双侧性,起病慢眼压逐渐升高,房角始终保持开放,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偶有轻微头痛、眼痛、视物模糊及虹视等,休息后可自行消失,比较隐匿不易发现,往往到晚期视力视野有显著损害时方被发现,因此早期诊断甚为重要。开角型青光眼具有一定遗传性,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高度近视也是开角型青光眼发生的危险因素。所以具有家族遗传史的40岁以上人群及高度近视患者要早期排除青光眼的发生。

 

  专家介绍

 

 
  王 峰

  哈医大四院眼科学科带头人,眼科教研室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专业擅长:青光眼、白内障的诊断和治疗。

  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青光眼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预防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眼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青光眼分中心负责人等。2011年至2012年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做博士后。擅长难治性青光眼、复杂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开展东北地区首例CLASS手术治疗青光眼、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KDB房角切开治疗青光眼等,以及粘小管成形术治疗青光眼,年手术量千例以上。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文章二十多篇,其中在眼科著名期刊《IOVS》发表多篇文章。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眼科学》编委、美国《IJOES》编委,是《IOVS》等国外期刊的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归国项目、黑龙江省留学归国课题等十多项课题,中国青光眼研究、青光眼人工智能诊断等多个项目分中心负责人,参加多项眼科专家共识的制订。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多项,入选中国眼科未来领袖发展计划,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