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有声,护理有爱(三)|由心出发,从心而行
叙事有声,护理有爱(三)|由心出发,从心而行
叙事护理是叙事医学的一部分,是把后现代心理学中的叙事治疗理念方法与临床护理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新的心理护理模式与方法。叙事护理不是以改变病人为目的,强调的是对病人生命的了解与感动,运用叙事护理的技术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及家属重塑面对疾病和问题的态度,重燃心中的希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她们既扮演着自己故事中的主角,也扮演着别人故事的倾听者。
不久前,郭大爷(化名)由于阵发性胸痛,胸闷半月余,来到了哈医大四院松北心内科。这天,是郭大爷手术日,护士早早地就为他进行了留置针穿刺。手术前,家属郭大娘整个人情绪不太好,像是失了神,浑浑噩噩的。平日里,郭大娘对郭大爷无微不至的照顾,大家都看在眼里,看着丈夫壮硕体格也难掩的憔悴,她总是偷偷地抹眼泪。
护工范姐和华姐知道这事之后,立刻反馈给护士长和郭大爷的责任护士,护士长状似无意地和郭大娘闲谈,安抚她的情绪的同时,也了解到夫妻俩的情况。他们的孩子身在外地,平时家里都是郭大爷做主,怕孩子担心就没告诉他。如今家里的“顶梁柱”病倒了,郭大娘慌了神,虽然心里很信任医院,但难免还是担心丈夫的病情,自己又帮不上什么忙,临近手术更加焦虑、心慌,感到无助,如今能有个人说说话,心里轻松多了。
另一边,郭大爷已经换上了责任护士准备好的病号服。这段时间,在护士的鼓励与关照下,原来那个“一看见穿白大褂的就害怕”的郭大爷笑容越来越多了,前往导管室的路上信心满满。
手术很顺利,郭大爷从导管室回来后,护士为他进行了相关的护理工作,还进行了专业的术后宣教。郭大爷一下子就被这个别开生面“大讲堂”吸引住了,听得格外认真,结束后连连感叹:“以后我就听你们的话!”郭大爷的改变深深地感染了同病室的病友们,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病房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出院回家前,郭大爷特意来到护士站左瞅瞅右看看,说要把每一个人都记住:“我的孩子不在身边,但你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对我好,要离开了我舍不得。”郭大娘也红了双眼,不住地握手、鞠躬、道谢。送别他们后,科室的忙碌还在继续,但叙事护理过后的温暖久久不散。
和其他科室不同,松北心内科经常迎来“老熟人”,在换季期、劳累后、身体不适时,我们就重新“相遇”,常常打开门就能听见那句“孩子,我又来啦”。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西方一位医生特鲁多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名言穿越时空,久久地流传在人间,时至今日依然在哈医大四院松北院区各病区内熠熠闪光。
供稿:松北护理部
编审: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