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门诊导诊:0451-82576999;82576608;82576617
门诊部:82576606;82576607
医务部:82576516
医风办投诉电话:85939806
收受“红包”信访电话:85939838
地 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颐园街37号
邮 编:150001
页面版权: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黑ICP备0500345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哈尔滨
新闻中心
就医指南
详情信息
【学党史】龙江精神之北大荒精神
【学党史】龙江精神之北大荒精神
北大荒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北大荒精神,是黑龙江垦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六十多年的开发建设中,用青春与汗水、鲜血和生命,在特定历史条件和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培育和锤炼出来的,是英雄的北大荒人的政治觉悟、精神境界、道德情操、意志品格、行为规范和工作作风的集中体现。
这种精神已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全国人民共同拥有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奋斗历程
唤醒了沉睡的荒原
1947年,按照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一批解放军来到这里,点燃了“第一把火”,拉动了“第一把犁”,唤醒了沉睡的荒原。
图片北大荒荒凉到什么程度?
“北大荒荒凉到什么程度?60里地当邻居,30里地南北炕。”
“播种用马拉播种机,四匹马,拉一个播种机,一人在后面扶着,一人赶马。铲地、培土、收割、打粮,全靠人工。”
即使过去了70多年,第一代北大荒建设者对于当时用传统的耕种方式收获第一批粮食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北大荒要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初,恢复和发展经济,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应的任务十分紧迫。为了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王震将军奉党中央、毛主席之命,先是率领铁道兵,后又指挥十万转业官兵挺进荒原,展开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垦区的基础。
近半个世纪以来,先后由14万转复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山东、四川等地的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和地方干部、农民组成的垦荒大军,继承发扬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南泥湾”精神,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人拉肩扛,搭马架、睡地铺,战胜重重困难,在茫茫沼泽荒原上建起了一大批机械化国营农场群。
老一代北大荒人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为垦区的开发建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图片
黑龙江垦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成为工农商学兵结合、农林牧工副渔综合经营、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区域。
垦区始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垦区的开发建设史是共和国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垦区人民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今世功绩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2018年9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时,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调研,他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感慨道。
龙江大地,金风送爽,稻浪滚滚。当听说建三江通过深化国有农垦体制改革,稳居中国农业企业“龙头”地位时,习近平总书记感慨道:“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北大荒发生了沧桑巨变,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很了不起,非常鼓舞信心、鼓舞斗志。”
干事创业离不开精气神,东北恰恰是这样一方充满激情的热土。这里曾是矗立起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这样的中国精神高地,其中所蕴含的信念力量、大爱胸怀、忘我精神、进取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
北大荒的耕作
春日的黑龙江,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冰雪未融,但北大荒人早已开始了辛勤的劳作。在宝泉岭农场,58万亩耕地上有在用农机具1.1万台套,农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高达99.9%;在北大荒最大的芽种生产基地,工作人员正将一袋袋红色包衣裹着的种子码放到巨大的白色作业箱里,七八天的工夫,种子们萌动出芽,等待下土播种;田野间也异常热闹,农机开动的轰隆声、种子萌动的“咕噜”声,微喷开闸洒水的淅沥声,现代科技助力北大荒稳产增收……
中国人的饭碗
三年前,总书记在这片土地上考察时嘱托道:“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稳稳端牢自己的饭碗,春天的祖国大地,一派繁忙与生机勃勃。
缅怀精神
人们赞美拓荒者,歌颂拓荒牛,更颂扬在艰苦跋涉中取得辉煌业绩的北大荒精神。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十万转业官兵在东北三江平原的亘古荒原上发起了“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壮举。
半个世纪来,几代拓荒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用火热的激情、青春和汗水把人生道路上的句号划在了祖国边陲那曾经荒芜凄凉的土地上,他们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内容的北大荒精神,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垦荒英雄们跋山涉水、勇往直前,他们已把生命融入了这片荒原,用青春和智慧征服了这片桀骜不驯的黑土地,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巨变。
波澜壮阔、声势浩大的开拓绵延几千里、沉寂数万年的“北大荒”运动,使昔日蛮荒之地,变成今日的“北大仓”,夯实了国家的粮食储备,奠定了日后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抚今追昔,重新拾起记忆长河里为共和国献身的拓荒者们,那种坚韧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揭开尘封已久的沉迹,她会告诉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怎样来的,更让我们缅怀幸福生活的奠基者,校正、洗涤思想上的浮躁,学习前辈们崇高的思想境界,继承他们优良的光荣传统,弘扬他们舍身忘我的国家情怀,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