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大四院

搜索
>
>
>
哈尔滨医科大学青年岗位能手

咨询电话

门诊导诊:0451-82576999;82576608;82576617
门诊部:82576606;82576607
医务部:82576516

医风办投诉电话:85939806
收受“红包”信访电话:85939838
地 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颐园街37号
邮 编:150001

页面版权: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黑ICP备0500345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哈尔滨

新闻中心

就医指南

详情信息

哈尔滨医科大学青年岗位能手

浏览量

【哈尔滨医科大学青年岗位能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2021-12-22

 

 
哈医大四院沙昆:青春热血向前行

 
  沙昆,哈医大四院腔镜中心手术室护士,这个年轻的小伙子默默在工作岗位上耕耘10个年头,虽然只是众多护理工作者中平凡的一员,但他深爱这份职业,用满腔青春的热血在平凡岗位上,用真诚、爱心书写着平凡而又光彩的人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病人的信赖和赞誉。

  

 

抗疫时刻显担当

  2021年,新冠肺炎病毒再次肆虐龙江大地。沙昆同志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了支援全民采集核酸工作的队伍中、支援发热门诊、配合门诊预检,他扎实学习感染防控知识,考好每一次实践操作,当收到支援黑河医任务的通知时,他义无反顾的报了名。9小时的舟车劳顿抵达黑河,刚接手病房不熟悉环境,工作任务紧张而繁重,他不怕辛苦、团结协作,共同承担,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出色的完成了每一个班次的工作任务。

 
  他作为感控组成员,深知感控是第一道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道防护线,为守住这道防线,每个班次他规范防护、完成空气及物表监测、进行物表的清洁和消杀工作,同时承担着队员们核酸采集任务,由于他体重较大的,每次脱下防护服全身已经完全湿透。但他深知,疫情之下,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感染管理工作中需要保护对象,他必须谨慎和严格的操作,这是对大家的责任。30天日日夜夜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最后获得了黑河市人民政府给予的殊荣。
 

扎实工作求进取

  沙昆在科室领导的培养和支持下,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胜任重症患者的抢救、钬激光、达芬奇机器人的使用和管理,先后赴北京301医院进修学习达芬奇机器人的使用和保养技术,成为黑龙江省医学会医用机器人分会护理学组委员;代表科室参加广州、深圳、厦门等地专业年会学习,学成回来后,他将所学的新技术、新理念、学以致用。
 

 

  工作期间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温暖人心的言语、悉心的护理、精湛的技术为患者排忧解难,送去温暖的爱心,他对工作、对待病人认真负责的行为,赢得了病人、家属和各级领导的认可,他爱岗敬业、关心同事,是领导的好助手,身边人的榜样;2016年荣获黑龙江省护理学会第一届“感控专业委员会”讲课比赛一等奖、2017年荣获“优秀护士”荣誉称号、2018年荣获院级“五四”青年奖章、医疗新技术成果奖 三等奖、2019年院级年度杰出贡献奖、2020年担任中国共青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诸多荣誉。

 

青春热血向前行

  党旗下的铮铮誓言激励着他不断前行,奉献中的快乐让他实现自身的价值。当一张张病痛的面容渐渐转为平和的笑脸,更加激励他践诺自己的倾亲奉献。手术室工作任务繁重、琐碎、精神高度紧张、涉及专业技术强,面对体重较大的病人,沙昆总是第一个冲在前为患者摆放舒适的手术体位,术中配合好医生传递器械、保证患者的安全,直至病人苏醒。有时手术多,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工作至凌晨也是习以为常,他常常一夜只睡2、3个小时,第二天8点又直接工作,持续的工作强度使他陈旧的腰伤、腿伤积劳成疾,但他忍着疼痛没有请过一天假。

 

  他以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将青春的激情洒在护理岗位上,工作踏实、勤勉审慎、廉洁自律,他时刻向身边的老党员同志看齐,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初心使命感染着身边的同事、践行着共产党员的担当。

 

 
哈医大四院李月娇: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青春


  李月娇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作为一名光荣的白衣天使,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立足本职岗位,踏踏实实做好临床护理工作。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在第一时间申请支援院发热门诊,耐心的对待每一个患者,消除患者心中的焦虑与不安,一天又一天,一夜又一夜,数不尽穿脱多少件防护服,不负使命,历经1年零2个月完成了支援任务。2021年11月得知疫情在黑河土地再次爆发,身为中共党员,奋不顾身冲上疫情第一线,自告奋勇报名参加支援黑河任务,怕父母担心未能与父母告别,一个人背着行李,提着箱子,坐上开往黑河的客车。非常荣幸成为黑河临时党支部一员,同时协助成立临时团支部,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认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经常换位思考别人的苦处。做到了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畏艰难,冲锋在前,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李月娇2014年6月在校期间荣获全国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以及全省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2017年12月荣获全国“安全有您传递—寻找外周最佳穿刺实践”二等奖及专家评审第一名。2018年9月荣获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身为党员的她,身兼外科第二团支部书记一职,多次带领团员们组织学习及团员活动。

 
  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她能出色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做好每一项工作,从不计较工作的轻重苦累脏臭,积极协调配合医生,努力营造良好的医护关系,顺利救治病人。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护理工作是一行平凡的工作,护士的付出可能无人知道、辛苦无人了解,虽然是一名普通平凡的护士,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能用心对待所能接触的每一个病人,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所想,为病人负责,救死扶伤,一直在路上!

 
 
哈医大四院钱洪涛: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芒

 
  钱洪涛,心内科护士,2010年起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至今已12年,自工作第一天起,他时刻不忘团员的职责,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理论知识,在活动中实践理论,牢记是党的后备军,不断去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以提高自我的修养,已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处处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秉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原则,努力完善自身。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心理素质,以热情面对患者,以患者的角度想问题,以患者的需求为首位,做到患者满意。热心主动、脚踏实地、超越昨天的自己。

 

 

  2020年新冠肺炎突如其来,在党组织的号召下主动参加抗击疫情战斗,并递交请战书,奋战在抗“疫”一线,曾支援于黑龙江省新冠肺炎救治中心支援。并在院里重症隔离病房坚守奋战,为坚决打好疫情阻击战贡献力量。

 
  2021年11月3日,全省疫情复杂严峻,作为一名有支援经验的老兵,再次逆行出征黑河。正式接管隔离病区后,他被任命为小组组长,除去日常处置、发药、取餐、陪检外也要承担环境消杀及卫生清洁消毒工作,然而病区没有电梯,只能爬楼梯运送垃圾,组长也是组里唯一一位男生,主动承担起这项工作,提着几十斤的垃圾,五楼到一楼往返数次,密闭的防护服使他气喘吁吁,“如果多出点汗水、多吃点苦能够换来黑河人民的平安、抗击疫情的胜利,那么即使每天大汗淋漓、累到喘息也没关系”。

 
  一个个生命,一个个家庭,有年迈的老人,有刚满十岁孩童,有以泪洗面的母亲,有在icu重病的父亲,他同“战友们”常常去陪伴,聆听患者的倾诉,把他们的思念化作鼓励,使患者更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心,使患者坚定团圆归家的希望,期待着摘下口罩的日子,期待每一个家庭都团圆的那一天。让他暗下决心,一定努力做好,带领组员齐心协力捍卫医大四院荣誉,早日战胜疫情。通过整个医疗队的不懈努力下,成功救治上百名新冠确诊患者。

 
   对于护理工作,他有这样的理解:平凡的岗位上,就算力量再小,也要弘扬和壮大南丁格尔精神, 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经过抗“疫”战火淬炼的中国青年,一定能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更加绚丽的青春光芒!

 
 
哈医大四院郑岩:抗疫战线的“老兵”

 

  疫情面前显担当。今年十一月,作为一名有着16年党龄的老党员,哈医大四院呼吸科医生郑岩主动请缨驰援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积极发挥了党员模仿先锋作用,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一名党务工作者的勇敢与担当,2020年1月27日,曾作为黑龙江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支援武汉,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请战参与新冠肺炎患者支援救治工作。
 

 

  2021年11月3日,作为哈医大四院支援黑河医疗队队员,郑岩主动请战,再次支援黑河,义无反顾、逆行出征,冲在重病救治最前线,与黑河人民并肩战斗,“选择了从医,就是选择了一份责任与担当。越是危险的地方,共产党员越要冲锋在前,何况我有着两次新冠肺炎救治经验。”刚到驻地不久,经验丰富的他就开始了参加新冠患者的救治工作。 

 
  此次支援黑河抗击疫情,郑岩作为医疗小组组长,近30天的日夜奋战坚守,医疗队先后接管3个隔离病区,其中重症病区患者年龄最小的仅1岁,最高88岁,其中有失语的特殊患者,有高龄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衰、腔梗的患者等,基础疾病较多,治疗难度很大。但医疗队因人施策,精准施治,累计救治守护新冠肺炎患者100余人。

 
  在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支援,郑岩与无数坚持在抗疫前线的医务人员一样,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走进病房,查看患者情况、了解病情、调整用药,每每工作结束,换下一身湿透的衣服,揉揉面颊深深的压痕,搓搓苍白的双手,他都告诉自己,“胜利很快会到来!”

 
  记得有一天,凌晨左右,接诊的一位患者感动地说“感谢你们来黑河!”,郑岩立即湿润了眼眶,一个半夜得知自己确诊新冠即被转送来隔离病区的患者没有任何怨言,并对国家和医务人员心存感激,我们医务人员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拼命呢。

 
  一天傍晚,收治了一位高龄患者,伴有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郑岩在耐心的询问病史和用药后,立刻为患者指导和调整治疗方案,由于患者没有陪护,总是觉得放心不下,一遍遍的到床前,询问患者病情以及困难,患者口服药种类较多,担心患者会不会忘记吃药或者吃错了剂量,每次值班都会去床旁一样一样的拿着药盒跟患者一一核对,看着患者的病情一天天好转,觉得特别欣慰,能把自己的所学帮助患者康复是最开心的事。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无论是支援黑河,还是驰援武汉,郑岩都全力守护每一个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打赢疫情攻坚战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

 
 

来源:院团委

编辑:齐魏依

校对:王海娇

审核: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