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门诊导诊:0451-82576999;82576608;82576617
门诊部:82576606;82576607
医务部:82576516
医风办投诉电话:85939806
收受“红包”信访电话:85939838
地 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颐园街37号
邮 编:150001
页面版权: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黑ICP备0500345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哈尔滨
新闻中心
就医指南
详情信息
命悬一线 哈医大四院成功挽救一例致命性室速患者
命悬一线 哈医大四院成功挽救一例致命性室速患者
来源:网易 黑龙江
近日,哈医大四院心内科为一名心脏搭桥及二尖瓣置换术后仅四个月的患者成功植入了一枚ICD(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使命悬一线的患者重获了新生。
据悉,聂女士由于长期吸烟,加之对冠心病治疗的忽视,五个月前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显示聂女士的冠脉病变严重且弥漫,同时心脏彩超显示心脏的二尖瓣腱索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断裂,内科介入治疗已经无能为力。于是,聂女士在哈医大四院王柏春主任团队的精心治疗下接受了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和二尖瓣置换术的联合治疗。手术非常成功,挽回了聂女士的生命。
但前几日,聂女士在活动中突发心悸,随即出现周身大汗,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自行口服药物后未见缓解,遂被120紧急送入哈医大四院急诊,来院途中更是出现了恶心呕吐,甚至出现了频死的恐惧感。很快急诊医生就找到了“罪魁祸首”。聂女士自带的心电图提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这是一种致命性心律失常,常出现在心肌梗死后,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每一次的发作都可能导致猝死。于是,急诊医生一边紧急对聂女士进行药物治疗,一边护送她住进了心血管内科二病房。
幸运的是,聂女士经过药物治疗,很快恢复了正常的窦性心律。电生理专家卫丽主任会诊后,意识到聂女士的危险远没有解除,随时可能再次出现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动过速,而目前最有效的预防猝死的办法就是尽快植入一枚ICD(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但是由于患者进行了二尖瓣金属瓣膜的置换术,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在治疗剂量的抗凝药物作用下,植入ICD的手术出血风险非常大,于是如何进行抗凝药物的桥接,如何制定合理且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如何术前有效预防室速的复发成为了手术团队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患者情况紧急,不容耽搁分秒。在卫丽教授精湛的医术和优秀手术团队的配合下,ICD的植入顺利完成。术后,聂女士和她家人悬着的心也终于踏实了下来。
卫丽教授介绍,在心脏猝死中,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达62%,而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出现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概率高达20%,这也是心梗后突发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ICD仍然是快速终止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卫丽 心内科二病房副主任
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
中国医促会心律失常分会全国委员
黑龙江省心律失常和起搏分会委员
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委员
全国心律失常介入基地培训导师
在心内科工作近20多年来,主要从事室上速,房早,房速,室早,室速以及房颤的射频消融术,心动过缓的起搏器植入术,心衰的CRT-D植入术等,尤其擅长疑难部位室早的射频消融术。成功手术几千例。对于重度心衰和心脏骤停的抢救有丰富的经验。在科研方面,发表SCI 5篇,黑龙江省科技厅二等奖2项,卫生厅新技术一等奖第一名2项。
韩颖 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哈医大四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哈尔滨医科大学星联岗位教师。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SCI论文10篇,最高影响因子9.986,4篇影响因子>5.0;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黑龙江省博士后启动金项目1项,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黑龙江省卫计委科技进步奖两项,获黑龙江省科协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哈尔滨医科大学星联青年学者、哈医大四院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