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大四院

搜索
>
>
>
哈医大四院胸外科完成黑龙江省首例非插管自主呼吸下行气管肿瘤切除重建术

咨询电话

门诊导诊:0451-82576999;82576608;82576617
门诊部:82576606;82576607
医务部:82576516

医风办投诉电话:85939806
收受“红包”信访电话:85939838
地 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颐园街37号
邮 编:150001

页面版权: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黑ICP备0500345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哈尔滨

新闻中心

就医指南

详情信息

哈医大四院胸外科完成黑龙江省首例非插管自主呼吸下行气管肿瘤切除重建术

浏览量

 

哈医大四院胸外科完成黑龙江省首例

 

非插管自主呼吸下行气管肿瘤切除重建术

 

 
2023-02-22 来源:网易黑龙江

 

 

  近日,哈医大四院胸外科完成省首例非插管自主呼吸下行气管肿瘤切除重建术,成功救治。

 

  据悉,家住鸡西市的袁女士多年来总是咳嗽、气短,活动后明显加重,曾于多家医院就诊,给出诊断的多是慢性支气管炎或者变异性哮喘,吃了多种药物均没能改善病情,反而气短越来越重,直到近期出现呼吸困难,才于当地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上段肿瘤,最窄处仅6mm宽。由于当地医院无法完成气管肿瘤手术,家属通过病友得知哈医大四院胸外科能通过手术彻底治愈这一疾病便慕名前来。

 

  住院后哈医大四院胸外科徐进志主任亲自为其完成支气管镜检查发现肿瘤位于环状软骨下,长度约为2cm,(如下图),表面易出血。

 

 

  据徐进志主任介绍,原发性气管肿瘤在临床上比较罕见,其发病率不到0.01%,约占呼吸系统肿瘤的0.2%。因其早期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病情进展缓慢,只有当肿瘤进行性生长致气管狭窄达75%以上时才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喘息、端坐呼吸、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典型表现。传统的手术方式是麻醉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和术中台上气管离断后远端插管是气管切除重建术的标准气管管理方式,但对气道的损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气管严重狭窄导致的插管困难以及插管导致的肿瘤破了出血及气道内播散,均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及手术后的效果。

 

  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及准备后,徐进志主任决定非插管保留自主呼吸下行气管切除重建术。在麻醉科马腾彪副主任的鼎力相助下,由徐进志主任、韩敬泉副主任和阎曦主治医生,在局部浸润麻醉,迷走神经阻滞下,经颈完成气管上段肿瘤切除,术中将气管环状软骨切除一半,气管远端再次切除一个软骨环后,冰冻示切缘阴性后行气管端端吻合气管重建术,切除3厘米长气管(约占气管总长度的1/3),术中避开了双侧喉返神经损伤,术后病人呼吸顺畅,安反病室。

 

 

 

  术后第7日行支气管检查发现气管愈合良好,无裂开、溃疡及软化,(如下图),病人自述呼吸顺畅。最终病理示:气管腺样囊性癌。

 

  据介绍,气管节段性切除重建曾经被认为是胸外科禁区,但随着对气管独特血液供应的解剖学发现以及对气管横向质地较硬,纵向质地柔韧等特性的了解,气管外科逐渐发展起来。对于气管肿瘤及气管良性狭窄,只要涉及的气管长度不超过气管全长的50%,均有可能通过气管切除重建来达到治愈的目的。

 

  外科手术切除并气管重建是治疗气管良性狭窄和肿瘤的主要手段,但游离气管会造成气管去血管化和双侧喉返神经损伤,无论出现哪一个结果都是灾难性的。所以,大气管的哪种手术,在临床上均是比较或相当困难的问题,除手术本身的难度之外,气管狭窄所造成的气道梗阻,使得手术特别是麻醉问题变得极为复杂。手术中,病变气管既是麻醉手术过程中保证通气、维持氧合的重要通道,亦是外科医生的手术部位,故气管切除重建术时如何完成气道管理是非常复杂而棘手的。

 

  徐进志主任介绍,近年来,保留自主呼吸的不插管麻醉下行肺部手术逐渐增多,采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局部浸润、迷走神经阻滞、必要时插入喉罩维持通气,被证明是安全可行的。气管切除和重建是治疗气管狭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术中的难点在于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需在患者的同一气道上进行手术和维持通气,如何保证患者通气安全和外科术野满意是一个挑战。而非插管保留自主呼吸下行气管良恶性狭窄的气管切除重建术,能够在一些病人中解决这样矛盾,能够避免气管严重狭窄导致的插管困难以及插管导致的肿瘤破了出血及气道内播散,由于没有气管插管从而使得手术术野清晰,手术变得更加流畅。除此之外,病人除镇静、镇痛外不使用肌松药物,手术结束病人即可清醒,能够避免全麻插管带来的各种并发症,与传统气管插管相比,病人只是相当于做了个局麻手术,病人康复明显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