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四院肖模超副教授:正确认识房颤导致的晕厥

哈医大四院肖模超副教授:正确认识房颤导致的晕厥
  
 
 
  新浪健康综合 时不时的胸口不舒服、头晕已经困扰如今64岁的郑阿姨很多年了。直至今年3月份,她在家里晕厥了,于是寻遍省内多家医院,做了多项检查,初步诊断是心源性晕厥,均建议患者安置起搏器治疗。今年9月份,患者再次来到哈医大四院电生理一病区杨茂副主任医师处就诊,此次的动态心电图显示:患者24小时内大于2秒以上的心脏停搏发生了9次,最长达6.6秒。肖模超副主任医师分析了其既往病例和此次检查,很有可能是快-慢综合征,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里的一种类型,它与慢-快综合征被誉为病窦里的双胞胎。据报道:阵发性房颤时间超过1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发生率为20%;超过2年,发生率大于55%。而且无心脏电生理检查,很难确定是否存在病窦。快-慢综合征与慢-快综合征在临床上易混淆,但治疗和预后有明显差异,正确识别二者的差异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快-慢综合征:具体表现为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是房颤)突然终止后在恢复窦性心律出现之前有一段长间歇,即窦性停搏,患者可以出现头昏、胸闷、黑朦甚至晕厥症状。可定义为原发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继发性窦房结功能障碍。快慢综合征患者常无器质性心脏病,又无病窦的表现,冠脉常为正常;平时心电图表现为正常;在快速性心动过速终止时,常出现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其可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临床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
 
  慢-快综合征:病窦综合征的一种类型。临床上又称为“缓速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在窦性心动过缓的基础上出现各种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房速、房扑和房颤,其中多数为阵发性房颤。
 
  快慢和慢快区别:快慢综合征在无房颤发作时表现为正常窦性心律,房颤、房扑或房速发生在正常窦性心律基础上,即快速性心律失常为主动性。
 
  慢快综合征存在严重和持续性的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房阻滞等证据,房颤、房扑或房速发作前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快速性心律失常为被动性。
 
该患者动态心电图示: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示:起搏前窦性周期时限:713ms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示:窦房结恢复时间:784ms;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71ms(<525ms)
 
  以上检查均显示该患者的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正常,而窦性停搏的出现是在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下导致窦房结功能一过性障碍,其存在的快速型心房颤动才是疾病的根本原因,因此确诊了快-慢综合征后,最佳治疗方案就是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而非安置起搏器治疗。将其房颤心律纠正为窦性心律,房颤长间歇就会消失,房颤得到根治,避免房颤卒中的并发症。肖大夫擅长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心电图恢复为窦性心律。
 
 
  术后经过了1个多月的随访,以前胸闷不适、心慌、头晕等各种症状均消失不见,晕厥到现在更是一次都没有出现过。肖大夫介绍,心律失常性疾病治疗的第一步是有及时且正确的诊断,第二步是依据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第三步便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更有效的去除掉患者的病灶。一个高效规范的医疗团队,对于所有就诊的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